-
【西安招商】进博会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采购投资双丰收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陕西省通过精心组织企业参与,在招商引资和贸易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共签订采购合同(意向)303项,总金额达182.7亿元,较首届增长32%;同时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2个,金额265.598亿元,涵盖外资和内资项目,展现了区域开放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采购规模创新高结构优化显成效 陕西省交易团在进口博览会期间,组织2036家企业及5579人参会,规模远超首届。签订的303项采购合同(意向)中,与参展商直接签约75项,金额27.7亿元;与非参展商达成合作228项,金额155亿元。采购领域集中在高端装备、医疗器械、农产品等,体现了区域产业升级需求。数据显示,采购金额同比增长32%,反映企业国际化采购意愿增强,供应链布局进一步优化。 二、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内外资协同发力 陕西省充分利用进博会平台,推动投资洽谈与项目落地。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2个,总金额265.598亿元,其中外资项目5个(43.488亿元),内资项目37个(222.11亿元)。在专场采购与投资说明会上,集中签约8个项目,金额78.25亿元,包括外资32亿元和内资46.25亿元。项目聚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三、区域协同联动开放格局深化 陕西省各市(区)交易分团积极策划专题活动,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开展精准招商。例如,西安市重点推介高新技术产业,宝鸡市强化装备制造合作,榆林市拓展能源技术引进。这种分层推进的模式,既提升了招商效率,也促进了省内区域协同发展。通过进博会,陕西省进一步深化与全球企业的产业链合作,推动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格局。 四、平台效应凸显长效机制建立 进口博览会不仅是短期交易平台,更成为陕西省拓展国际合作的长效渠道。会后,陕西省商务部门建立项目跟踪机制,推动签约意向转化为实际订单。部分企业已与参展商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如某能源集团引进欧洲清洁技术,某医疗企业联合研发新型设备。这种“展会+落地”模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续支撑。 总结来看,陕西省通过进博会实现了采购与投资双突破,展现了区域对外开放的活力和潜力。未来,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业链招商,将展会成果转化为实际经济增长点,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5-07-18
-
西安航空基地借力进博会平台推进航空产业招商合作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西安航空基地充分发挥国家级航空产业平台优势,通过组织企业参展、上门招商等形式,全面展示航空全产业链发展成果,重点推介综合保税区等重点项目,与全球航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洽谈,推动航空产业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国家级航空产业平台优势显著 西安航空基地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形成了涵盖飞机设计、整机制造、试飞鉴定等完整产业链条。基地依托独特的产业集聚效应,构建了航空专用装备制造、航空材料制备等核心产业板块,为国际航空企业提供了完善的产业配套环境。在进博会期间,基地重点展示了航空强度测试、零部件加工等关键技术能力,吸引了多国航空制造企业的关注。 二、特色产业项目吸引全球目光 西安航空基地在进博会上重点推介了三大特色平台:综合保税区充分发挥保税物流、加工贸易等功能优势,为航空零部件国际采购提供便利;表面处理园集中解决航空制造关键工艺需求;创新创业园为航空科技孵化提供全方位支持。基地还针对航空高端装备制造、航空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对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三、航空全产业链配套环境优越 基地已形成从研发设计到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拥有国内领先的航空试飞、测试验证等专业设施。在进博会招商过程中,西安航空基地特别展示了航空人才培训体系和通用航空发展成果,突出航空旅游体验等特色项目,为国际合作伙伴提供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全周期支持。 四、国际合作助推航空产业升级 通过进博会这一国际平台,西安航空基地与多家跨国航空企业就新材料研发、无人机技术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基地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优势,推动航空制造技术与国际标准接轨,持续提升"中国航空城"品牌国际影响力,为全球航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07-18
-
【西安招商】西安个体工商户破百万 民营经济活力迸发新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等举措,推动个体私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西安市个体工商户总量从初期不足300户跃升至突破100万户,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一成就标志着西安市市场主体活力的显著提升,也为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典型样本。 一、历史性跨越:从百户到百万的蜕变 西安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历程是改革开放成果的缩影。改革开放初期,西安市个体工商户仅281户,随着政策松绑与市场机制完善,市场主体数量持续攀升。西安市工商部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西安市个体工商户累计突破100万户,较初期增长超3500倍,实现了从零星分布到规模化发展的质变。 二、经济贡献:就业与产业双轮驱动 个体工商户是西安市民营经济的主力军。2018年,西安市个体工商户占民营市场主体总量的69.35%,直接带动就业超280万人,覆盖零售、餐饮、服务等多个民生领域。其灵活的经营模式不仅丰富了市场供给,更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西安市通过减税降费、简化审批等政策,进一步释放个体工商户的创新潜力。 三、政策赋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西安市将个体工商户培育纳入城市发展战略,推出“一网通办”“证照分离”等改革措施,降低创业门槛。2018年,西安市新增市场主体超50万户,创历史新高。工商部门联合多部门建立帮扶机制,针对大学生、残疾人等群体提供专项支持,推动“个转企”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典型引领:百名明星工商户树标杆 为弘扬企业家精神,西安市表彰了改革开放以来100名明星个体工商户,涵盖诚信经营、公益奉献、创新创业等领域。这些典型案例展现了西安市个体工商户的多元价值,也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五、未来展望:高质量发展再提速 立足百万户新起点,西安市提出进一步优化服务、拓宽融资渠道等计划,推动个体工商户向专业化、品牌化转型。工商部门强调,将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招商引资成果,为市场主体注入长效动能,助力西安市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2025-07-18
-
【西安招商】西安三门峡自贸区联动促开放融合发展
2023年秋季,西安市与三门峡市通过签署自贸试验区协同合作协议,创新推动跨区域联动,加速招商引资,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开放新格局。此举标志着全国自贸区首次实现跨区域协作,旨在深化制度改革、加强贸易便利化,带动两市经济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一、自贸区联动背景与协议签署 2023年秋季,西安市与三门峡市依托各自自贸试验区优势,响应国家开放战略需求,完成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署。该协作突破传统区域边界,聚焦协同创新模式探索,为全国自贸区提供实践经验参考。西安市商务机构与三门峡市商务机构作为实施主体,共同主持签约活动。这一跨域合作起源于自贸区改革深化过程中,旨在解决区域碎片化问题。 二、战略合作框架深化实施细节 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多领域展开务实行动,涵盖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商贸企业跨地区发展布局、一带一路经济合作深化、商务人才联合培训等六大方向。例如,通过互设商务联络机制,促进两地企业互动;定期举办业务交流活动,共享市场信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合作障碍。此举意在激发民间经济活力,形成多层次协作体系,支持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三、自贸区建设合作核心创新点 自贸区协议重点包括改革经验互通、制度互补试验、区域产业协同、一带一路融合等五大方向。在创新案例培育上,西安市自贸区块为三门峡提供指导;制度优化涉及投资便利化、金融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贸易便利化方面,两市依托保税区域协作,推动海关监管创新。这一框架通过磋商机制与部门协同,确保互利共赢。 四、创新协同机制驱动经济发展 两市设立自贸联动磋商平台,实施互补式政策试验,避免重复建设。贸易便利化合作聚焦流程简化,吸引企业投资;制度创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市场公平。例如,金融领域差异化探索支撑中小企业融资,政府职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拉动招商引资效率。此举促进两地区域经济融合,形成一体化发展路径。 五、一带一路战略融合与未来展望 自贸联动整合一带一路对外合作资源,深化国际物流与经贸往来。两市联合开发跨境项目,助力企业出海;人才培训机制培养国际化队伍。长远看,该协作将拓展至更多领域,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地区开放竞争力。这不仅为两市经济注入新动力,也为全国自贸区协同提供可复制模式。
2025-07-17
-
【西安招商】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会议西安召开 共促动力技术创新发展
2023年,中国化学会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主办,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承办,西北大学协办,聚焦化学推进剂领域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创新,为行业交流合作搭建高端平台,同时助力西安相关产业招商引资与科技成果转化。 (一)会议召开的战略背景与行业价值。化学推进剂作为航天动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宇航工程、国防装备等领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向深空探测、商业航天等领域拓展,以及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加速,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绿色环保的新型化学推进剂需求日益迫切。西安作为我国航天产业重要基地,拥有完整的航天动力研发、试验、生产产业链,此次会议落地西安,既是对当地产业基础的认可,也为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二)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成果展示。会议围绕液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含能材料、化学推进技术等关键领域,设置多场主题报告、专题研讨及成果展示。来自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多家科研机构、企业及高校的代表,围绕推进剂配方优化、制备工艺革新、性能测试方法、工程化应用瓶颈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会议征集并遴选出的百余篇学术论文,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绿色液体推进剂研发、高能固体推进剂配方设计、含能材料安全性评估等方向的最新进展,部分成果已具备工程应用前景。 (三)产学研协同与产业发展赋能。本次会议凸显“学术引领产业、产业反哺学术”的协同理念,通过搭建科研单位与企业间的对接平台,促进技术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西北大学等承办及协办单位,依托自身在推进剂试验技术、基础材料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与参会企业就联合攻关、中试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达成多项合作意向。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也为西安吸引相关领域投资、壮大航天动力产业集群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四)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与使命担当。与会专家指出,当前化学推进剂技术正朝着高能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面对国际航天科技竞争加剧和国内重大工程需求,我国化学推进剂领域需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本次会议的召开,为行业工作者提供了思想碰撞与合作契机,有助于凝聚创新共识,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我国化学推进剂技术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为实现航天强国建设目标和国防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动力支撑。
2025-07-17
-
【西安招商】陕西首个百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落户西安鄠邑区
2024年,西安鄠邑区迎来重大招商引资成果,陕西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园签约落地。该项目总投资规模达500亿元,依托当地葡萄与花卉产业基础,计划打造集现代农业发展、休闲旅游体验、田园社区建设于一体的新型特色小镇,将成为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一、项目落地的战略背景与示范意义 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陕西作为农业大省,始终将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升农业科技含量。2024年签约的该国家级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园,是陕西落实国家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填补了省内百亿级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的空白。项目以“国家级”标准规划建设,将通过科技赋能、产业融合、模式创新,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样板,为全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提升陕西农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鄠邑区的产业基础与区位优势 西安鄠邑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农业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尤其在葡萄与花卉产业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当地葡萄产业经过数十年培育,已建成规模化种植基地,培育出多个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产品以口感独特、品质优良获得市场广泛认可,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花卉产业则聚焦特色观赏花卉与经济花卉种植,依托本地自然条件,打造了集培育、展示、交易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农业特色名片。同时,鄠邑区紧邻西安主城区,交通网络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具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天然条件,为项目实现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项目规划布局与功能融合设计 该示范园以“现代农业为核心、休闲旅游为延伸、田园社区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为框架,进行系统性规划布局。在现代农业板块,重点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葡萄、花卉种植全程智能化管理,包括精准灌溉、病虫害智能监测、产量预测等,提升农产品标准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同步打造良种培育中心,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新品种研发,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休闲旅游板块依托农业产业景观,规划建设葡萄主题采摘园、四季花卉观赏园、田园风光步道等设施,开发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乡村民宿等业态,打造“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品鉴”的全季旅游产品体系。田园社区板块聚焦“宜居宜业”目标,规划建设配套完善的生活服务区、创业孵化区和公共活动空间,吸引农业科技人才、返乡创业人员在此扎根,形成产业、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新型乡村社区。 四、项目发展目标与综合效益展望 根据规划,项目将分阶段推进建设,通过持续投入与运营,预计在未来数年内实现多重发展目标。在经济效益方面,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区域农业产值,带动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物流运输等关联产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在产业升级方面,项目将推动鄠邑区葡萄、花卉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国家级农业品牌。在生态效益方面,项目将全面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建设生态循环农业体系,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助力西安构建“都市农业+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新格局。作为国家级示范园,项目还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技术输出、模式推广,引领周边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陕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劲动力,成为展示农业现代化成果的重要窗口。
2025-07-17
-
西安服务贸易发展招商引资助力增长新突破
2023年上半年,西安市在获批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后,通过强化招商引资与政策协同,推进服务贸易进出口显著提升19%,取得实质性成效。此举不仅优化了管理体制和营商环境,还带动创新模式落地见效,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一、服务贸易试点城市获批及实施方案出台 西安市自2022年获国家批准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以来,积极出台《西安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发展路径和目标,聚焦管理体制创新、对外开放拓展、模式优化等关键领域。西安市商务部门牵头各相关单位协同推进,确保试点工作有序进行。这一阶段的工作为后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体现了政策驱动下服务贸易的系统化改革。西安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本地产业优势,推动制度设计与企业需求对接,吸引更多外部资源参与区域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的跨国项目,进一步强化了服务链整合,例如在数字经济领域深化合作,为全链条创新提供支持。 二、试点任务全面推进与成效显现 88项试点任务已高效启动,截至最新进展,67%的任务基本完成或见效。这些任务涉及探索完善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创新发展模式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向,并取得了积极成果。例如,西安市简化跨境服务审批流程,提升了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同时,通过强化对外开放举措,吸引外资进入文化服务、技术咨询等高端领域。任务推进中,招商引资发挥核心作用,西安市组织多次投洽活动,签约多个服务贸易项目,促进资源向本地聚集。实际工作中,政府与市场主体的良性互动,确保了政策红利释放,例如在数字服务领域,企业合作平台快速构建,支撑了贸易增长的内生动力。 三、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表现及驱动因素 上半年,西安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实现较快提升,同比增长水平保持良好态势。这一增长源于多方面驱动:首先,试点政策的落地增强了市场竞争活力,西安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其次,招商引资引入的优质项目带动服务输出增长,尤其在工程咨询、软件服务等细分行业表现突出;再次,全球化环境下,跨境服务需求回升为增长提供外部机遇。增长并非单一依赖数据表现,而是结构优化使然——文化娱乐出口扩张,知识密集型服务占比提升,出口附加值不断提高。这一进程得益于西安市前期的系统部署,体现了政策可持续性和市场化改革成效。 四、创新案例培育与国家级认可成果 西安市累计培育多个服务贸易创新案例,其中五个被评为国家“最佳实践案例”,包括西咸新区两个亮点项目。这些案例集中于创新发展模式领域,如平台经济融合、远程服务推广等,为全国提供有益借鉴。创新成果源于西安市持续强化招商引资和创新驱动,引导企业探索新业态。例如,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整合传统服务,提升贸易效率;案例实践覆盖公共服务和商业应用,彰显了试点城市的示范效应。成果丰硕背后,是政策与企业协作的深化,确保创新从理论迈向现实应用,支撑服务贸易可持续增长。 五、招商引资深化与服务贸易高质量推进 招商引资成为西安市服务贸易增长的强劲引擎,年内推出系列招商举措,吸引国内外资本投入服务领域。具体包括举办国际投资论坛,签约重大项目;打造数字贸易园区,提供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拓展服务出口渠道。通过政企联动,西安市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例如引进先进技术企业带动本地研发服务增长。未来,西安市计划深化试点经验推广,加强风险防控机制,推动服务贸易向知识化、高端化升级。这一路径将巩固增长成果,为区域经济创造长期价值。
2025-07-17
-
【西安招商】陕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国前列 重大项目引领发展提质增效
2024年1-2月,陕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第11位。全省通过聚焦重大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招商引资和有效投资提质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制造业投资成为增长引擎。2024年初以来,陕西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2月,全省制造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增速创2012年8月以来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表现突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多个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包括年产3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扩建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一期工程,带动汽车制造业投资大幅增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样势头强劲,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显著,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产业基地及无人机产业化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二、民间投资活力持续释放,政策支持成效显著。2024年以来,陕西深入贯彻落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民间投资保持快速增长。1-2月,全省民间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第7位,尽管较上年全年略有回落,但仍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民营资本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成为推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政策红利逐步转化为发展实效。 三、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推进,城乡短板加快补齐。陕西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拉动投资增长。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西安北站至机场城际轨道、幸福林带建设工程、西安外环公路(南段)及引汉济渭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提升了区域交通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道路油返砂整治、深度贫困村通村通组公路、重点水利和安全饮水工程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加快落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四、招商引资精准发力,发展动能不断增强。陕西围绕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优质项目落地。通过聚焦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动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项目签约落地并加快建设。招商引资的提质增效,不仅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积蓄了后劲,形成了“项目引建—投资增长—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2025-07-17
-
【西安招商】凝聚合力优环境 共促西安民企新发展
2023年,西安市为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强化招商引资举措,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战略。市委市政府持续出台支持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潜力,通过部门协同与社会力量整合,着力消除“新官不理旧事”等障碍,共同营造发展新生态。 一、优化发展环境是推动民营经济健康持续的关键。2023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将民营经济纳入高质量发展核心战略,实施系列简政放权措施,包括精简审批流程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例如,推广“一网通办”服务,提升企业开办效率,为招商引资提供坚实基础。尽管整体营商环境已逐步改善,但实践显示“新官不理旧事”等问题仍须破解。通过加强监管协调和政策连续性,西安力促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形成,为企业创造稳定预期。 二、发挥各民主党派在产业对接中的优势作用。2023年,西安市支持民主党派立足界别特色,做好党内与商界联系机制,聚焦科技、教育、文化、出版、医药及新兴产业领域。例如,组织专业研讨活动,促进企业与高校合作研发,助力“3+1”万亿级产业体系建设。此举精准推动产业升级,为招商引资注入创新驱动力。后续措施包括搭建产学研平台,强化跨域合作,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微观市场主体。 三、依托西商总会等商业平台拓展融资渠道。2023年,西安市参照浙商总会、川商总会的成功模式,推动西商总会深化市场化运作机制。政府主导协作社会资本,组建专业运营机构并设立专项基金,如创新融资担保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多元贷款支持。例如,举办季度项目路演活动,整合供应链资源,放大平台集聚效应。此类举措缓解融资难问题,激发投资信心。 四、强化新阶层群体的行业引领功能。2023年,西安市运用网络化手段组织新阶层力量,凝聚其专业优势打造创新创业活跃群体。例如,通过线上论坛和线下实训,鼓励商会规范化运营并获得适当政府背书,建立与银行及非金融机构的联动平台,促进融资便利。后续重点包括发展数字化转型服务,提升行业标准,形成内生增长动力。 五、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与校友会的经济社会服务能力。2023年,西安市整合高校资源如产学研联盟,强化科研转化与企业需求对接。例如,推动校友经济机制化运行,设立专项孵化器,提供技术创新支持。此举延伸产业链条,为招商引资拓展高端智力资源。措施还包括深化区域联动,构建长效合作网络。 六、构建高效沟通机制推进持续优化。2023年,西安市在以上经验基础上,建议设立“西安市民营企业发展办公室”,打通中间机构与政府的绿色通道。此举旨在整合碎片化服务,提升政策执行力,为招商引资提供统筹支撑。展望未来,西安将聚焦公平透明环境建设,夯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2025-07-17
-
【西安招商】微软企业出海峰会沣西新城启幕 聚焦企业全球化与区域协同发展
2023年,以“乘风破浪无忧出海”为主题的微软企业出海峰会在西安市沣西新城总部经济园国际会议厅召开。作为推动区域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峰会汇聚政企代表共话合作,旨在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深化数字经济领域交流,为沣西新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政企协作深化区域发展共识。沣西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在致辞中对微软长期以来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指出双方合作多年来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此次峰会为辖区企业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沣西新城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期待与微软深化合作,携手拓展全球市场。 (二)微软战略赋能企业全球化布局。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公共事业部总经理表示,六年来双方紧密合作实现共赢。微软近年大力推进“GoChinaGoGlobal”战略,通过搭建平台助力企业无忧出海。未来将与沣西新城密切交流,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促进服务贸易与数字经济融合,推动区域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三)多元主体共筑产业生态体系。据悉,本次大会由西咸新区管委会指导,沣西新城管委会、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主办,陕西微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承办。微软相关负责人,沣西新城各相关部门、集团公司及子公司负责人,辖区企业代表等参会,共同探讨企业出海路径,为区域产业升级与国际化发展凝聚合力。
2025-07-17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